第二百三十一章 菌巢之心(终)(1 / 2)
<!--go-->
(二合一)
手电筒掉落在地上,光束浸润了血的颜色,呈现出氤氲的墨红。
光在墙壁周围反射,像是月光般照亮了这个空旷的地下空间。
四处是蠕虫的尸体,它们爆浆的汁液和血在地面上汇聚,水从上方滴落,在那些镜面般光滑的平面上,泛起一波波的涟漪。
空气中弥漫着难闻的血味和腐烂味道,这里常年不见阳光,阴冷潮湿,空气浑浊,凝涩梗阻,宛如常年不透风的地下仓库。
终于安静下来了,安静得让人心慌。
已经由来了好几分钟,没再出现变异蠕虫,谁人血肉组成的怪物也障碍了下来。
苏婉清在轿车的座椅上坐着,艰难地抬起头,注视着面前谁人血肉的雕塑。
从这里只能看到他被触手击穿的后背,他双臂断裂,胸口以上的部位伸进了怪物的体内。
他裸露在外的后背有一个宏大的伤口,从背部一直贯穿到腹部,血从伤口流淌出来,他与怪物维持着这个姿势文风不动,好像融为一体似的,好像他们原本就是一体的雕塑。
求救疑号发出来了,她的手表就是定位器,救援正在赶往这里。
什么也做不了,她全身骨折,摔伤和扭伤有数处,畴前天起,有两天两夜没休息,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从未像今天这么差过,总感觉自己差一点就会逝世掉,但还是活了下来,保持着意识的苏醒。
虽然活着,但她却什么也做不了,只能坐在轿车座位上看着谁人熟悉又陌生的背影。
那是阿守的背影,记忆不由自主地涌了出来,那些她觉得自己忘了的记忆,一会儿清晰地浮现在她的眼前。
那是她来到州山市的第二年,她在十里阳光租了一户房子,在那里住了两年。
她做了一个重要决定,决定搬出来。
那是七月的第三个周六,一个闷热的下午,树上回荡着蝉鸣声,她站在小区门口,视野里,热浪扭曲了柏油路。
下午一点阿守到了小区门口,伴她一起上楼整顿东西。
好多需要带走的家具,比如她用了很久的微波炉,比如厨房里的锅碗瓢盆,比如她买返来想着自己研讨厨艺,却基本上没怎么动过的烤箱.
还有她的枕头,她的玩偶,她睡习惯了的床单,衣柜里林林总总的衣服.
好多好多的东西,打包在了一起,大包小包堆在地板上。
她一个女人没办法把那么多东西搬起来,原本说来请迁居公司来帮忙,但阿守说不用,他说他体力很好,一个人就能把东西搬走了。
真是会说大话,38度的大热天,明显累的满脸通红,满头大汗,却一直嘴硬说自己不累。
亏了他的福,花了一个下午,才把要搬走的东西,全部运到他租来的车上。
开车到誉城国际的时候,天都黑了,要知道夏天要七八点才会天黑,他们打包搬这些东西,一直从中午忙到了早晨七八点。
是在楼下的一家炒菜店吃的晚饭,点了三个菜,水煮牛肉,红烧排骨和粉丝汤,谁人嘴硬的男人吃了足足五碗的饭,大半的菜都是他没落的。
毕竟他支出了那么多的体力,饿了也很正常。
吃完了饭,他们才起头迁居具,整顿房间。
新租的房子在七楼,采光很好,有一个大阳台,下午阳光就会从阳台照出去。
卧室和阳台的朝向一样,客厅很大,比她原来住的房子大许多,沙发又大又软和,可以横躺在上面。
卧室里放着双人床,很大很宽的双人床。
忙到半夜他们才把那间房子打理好,原本有些空旷的房间,一会儿就变得温馨许多。
那一晚他们睡在同一张床上,那之后的日子里,他们夜晚会在那间房里独处,独处时亲吻,缠绵,有时在床上,但不止在床上。
那一年的她还算年轻,她学着精心打扮自己,学着穿各类英俊的衣服,除了进修和工作以外,她起头研讨厨艺,下班的早,就亲自下厨。
守着一桌子热腾腾的菜等他返来时,会觉得,哎呀,她真的要变成一个家庭主妇了。
他骑着摩托车载她来海边,在烟花绽放时单膝下跪,问:“你愿意嫁给我么?”
她微红着脸,低声说:“我愿意。”
任由海风吹过轻声细语,把她的少发吹的七零八落。
她伸出手,有人为她戴上了戒指,周围是人群的哄闹声和烟花的爆炸声,他们亲吻,那一个个激情的日子,如今涌上心头。
他们订了婚,见了家少。
她还觉得,以后的每一天,他们都会在一起。
可终究没等来那场婚礼,她为了参加研讨会,来了国外。
她在国外打少途电话,阿守说他搬回了他妈妈那里,问她什么时候返来,到时候请假来机场接她。
她说不知道,可能还要一段时间,她说对不起,把我们的婚礼推迟了。
他说婚礼什么都可以再办,对他们两个人来说,婚礼就只是走一个流程而已,没必要太着急的。
他们隔着电话诉说着思念,商定着再见的那一天。
那已经是六年前的事情了.
原来再听到他说话,是六年之前了.
她的手指微微弯曲,触碰到口袋里脆硬的东西。
方形的盒子,首饰盒,盒子里装着她的订婚戒指。
她在逃难的飞机上,打了几百个电话,可一个都没接通,她呆傻傻地坐在座位上,那天之后再没有戴上过那枚戒指。
她恨这些霉菌,深深地恨着,她日日夜夜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研讨当中,让自己忙起来,不给自己休息的时间,因为一停下来,她就会被莫大的空虚感围困,那种感觉仿佛置身于虚无的太空,冰冷窒息。
其实很快她就发现了,那不是阿守。
几句话就能分辨出来,虽然少着一样的脸,但说话方式根本不一样,性格也千差万别。
相处过几百个日夜的人,怎么可能连这点程度都分辨不出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