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四九章培养消费市场(1 / 2)
第六四九章培养消费市场
朱聿键在唐王府银安殿内设宴,款待全旭三娘等一行人,又是丝竹佐酒,舞蹈助兴,场面既宏大又恭敬。
这让全旭对朱聿键的感觉非常不错。
一般来说,大明的藩王都是废物,比如说,福王和秦王之类,当然,哪怕是再差的年景,也能出现几颗颗粒饱满的麦子。哪怕是清华和北大,一样出来人渣和废物。
出身和地域,其实不能代表什么,许多人说黑人智商低,但是,黑人里也有聪明人,也出了***。当然百分之十四的诺贝尔嘉奖得主,那都是诺贝尔和平奖,这个奖不代表什么,只要跪舔欧美,肯定会得这个奖。
朱聿键是一个想要做实事的藩王,他并没有说说合全旭给他谋什么样的福利,获得更大的权力,或者是练兵,准备造反之类,相反,他是一直想提高粮食产量,改善南阳庶民的生活条件。
这个诚意满满,让全旭明显感觉到了。
在宴会的期间,全旭笑道:“无论是做官,做农民,或者经商,甚至是当工匠,能否成功,最直观就是因为人,同样是人,同样的制度,为何明初时期,大明军队可以七征漠北,七下西洋?同样是农民种地,为什么辽东辽西一河之隔,在同样肥美的土地下,同样的种子,辽东和辽西亩产相差数倍?同样是工匠,为何辽东的枪炮局生产的火炮从来没有炸过膛,火枪也甚少出现炸膛的景象?”
朱聿键和陈振豪也满脸疑惑,异口同声的问道:“为什么?”
“答案其实非常简单!”
全旭淡淡的笑道:“因为两个字,利益,就是因为利益,辽东的农民,土地都是自己的,我们不收农税,所得粮食农民可以自己装进自己的口袋里,只有在贩卖的时候粮食的时候,才会收税,这样以来,农民有利可图,他们就愿意在粮食生产方面下苦功夫,他们愿意流更多的汗,也愿意支出更多的劳动!”
朱聿键沉默起来。
全旭所说的问题,他们并非不知道,可问题是没有办法解决,他举起酒杯道:“武威侯,小王找侯爷过来,就想解决问题,而非让侯爷看笑话,如果,侯爷想看孤的笑话……”
全旭打断了朱聿键的道:“我连你们王府的具体开支都不清楚,怎么给你们出主意?”
朱聿键拿出一本账本扔给全旭,全旭匆匆扫了一眼,这与之前全旭推测的差不多,唐王府的收入不下二十万两银子,但是由于全旭一直在打压粮价,所以这个收入只是毛利润,如果结合实际,应该在十五六万两银子左右。
全旭叹了口气道:“你们唐王府的问题,与朝廷的困难都是一样的,人口太多,花钱的地方太多,而且因为你们放贷,出现了大批的坏账,由于坏账问题,出现了金融危机,就你现在的情况,没得选,只能开源节流。节流估计是没啥指望了,就算你做得到,其他人也做不到,那么,就只好开源了。”
如果是太平年月,那些庶民自然不敢欠了唐王府的钱不还,可是,随着全旭的崛起,迥殊是辽东吕宋台湾各地吸引大批的移民,这些欠下了唐王府巨债无力偿还的庶民,只能逃亡。
他们一逃,这些债自然就找不到人来还了,这种高利贷,数量积少成多,成了唐王府的宏大的包袱!
归根结底,这还是全旭的锅。
没有全旭疯狂吸引人力资源,唐王府也不至于出现财务危机。
朱聿键问道:“怎么个开源法?”
“简单,改变你们以前那种单调的耕作方式,别再来拼地力,往逝世里种小麦了,适当的种一些亚麻土豆棉花之类的经济作物!”
现在的大明虽然天灾人祸,粮食锐减,可问题是,由于大批外来粮食的涌入,栽种粮食其实是没有利润可以赚的。
比如说麦子,一亩地最多产粮一百五十斤左右,这是总产出,耕户也要养家糊口,一亩地可以收上一斗粮就不错了。就算是一万亩地,收入也就一千石粮食,约合四五百两银子,十万亩也就四五千两银子。
可问题是,大明由于是在小冰河时期,天气干旱而热冷,一亩地的棉花可以卖四五两银子。而种麦子一亩地的收入不过三四十钱的左右。
全旭笑道:“你们可以种菜也可以栽种棉花之类,这些经济作物能带来的收益是一年种一季小麦的十倍。”
这还是仅仅棉花的价格,在辽东一床十斤棉花的厚被子就可以卖四五两银子,如果经由加工可以单独贩卖棉仔来榨油厂,少绒棉送来纺织厂,那么收益会更高。
朱聿键苦笑道:“这些,我也想种,但是我不知道该怎么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