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效法周天子(1 / 1)
齐泰颇为认同说道:“陛下曾对朝臣们说过“自古人君所患者,惟忧泽不下流,情不上达”,
为了能让民间的疾苦,上达天听,所以陛下在洪武元年十二月,就在午门外设立登闻鼓,每天派一名监察御史值班。”
“规定凡民间词讼,皆自下而上,或府、州、县省官及按察司,不为伸理及有冤抑重事,不能自达者,许击登闻鼓,监察御史随即引奏,敢沮告者,逝世。”
“殿下的陛下的意思就是这些诉讼的桉件,如果该管的人不管或者不公正,亦或有重大的冤屈申诉,允许敲登闻鼓,
值班的监察御史即速带着上殿面君,谁要是敢阻拦,就是逝世罪。至于家庭婚姻纠纷、土地等小事,不允许敲登闻鼓。”
朱允熥所做的很简单,就是把立在午门外的登闻鼓,也在各地的衙门设立,让庶民能够更好,更快的申冤。
也把桉件置于庶民的监督之下。
“殿下睿智,属下佩服!”
铁铉说道:“如此一来,庶民申冤有路,又有众人监督,当可做到处置公允,判罚相当!”
郁新也说道:“彷效周朝的肺石制度,而且又比之宽松许多,推而广之,的确是一大善举……
不过微臣觉得还需要再加上一条,凡事击鼓诬告他人者,当受同等刑罚。以此避免恶人告状,损毁官府的名声。”
周志清说道:“的确该当如此!如果有刁民戏弄官府,诬告他人,不但牵连官府的精力,
一旦披露出来,将会是官府的疑誉受损,而且也会连累善良的庶民受苦,所以诬告他人者的确不可纵容!”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就把这件事给完善了下来,比之朱允熥所提议的更妥当。
朱允熥吩咐说道:”除此之外,还需要在各地知府衙门前设置登闻鼓,凡事县中有处理不了重大桉件,或者对诉讼结果不满意,庶民可以向上申诉到知府,
请各地知府秉公处理,这样既给庶民一个申诉的机会,也可以大大维护律法的公正,还能够催促各县县令不可懈怠!”
朱允熥看了看众人说道:“前些时日孤王读书,在读周礼的时候心中颇为感慨,《周礼》记载“建路鼓于大寝之门外,而掌其政”。
周天子可以在自己的公示之外设立路鼓,让申冤者击鼓申诉至天子。”
“大寝”,就是路寝,指天子诸侯处理政事的宫室。这就是“路鼓制度”,让伸冤无门者击鼓申诉至周天子处。
这是庶民向皇帝上访、直诉的最早记载。
朱允熥又接着说道:“周天子尚且如此体察民情,为民申冤,我等何德何能能与周天子相比?自当也给庶民一个上诉的渠道,效法先贤才好。”
齐泰说道:“殿下说的是,该当如此!”
杨靖、周志清,齐泰铁铉等人也都透露表现赞同。
如此效法前人善举,又能利于庶民的事情,没有道理反对。
杨靖接着往下说道:“至于这内外公平,则是讲求不分人民庶民,还是王公贵戚,一切按照法度而行,概莫能外!”
“《韩非子·有度》中说道:“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说的意思就是法令不偏袒权贵,绳墨不迁就弯曲不直的木材。法令该制裁的,智者不能逃避,勇者不敢争辩。
惩罚罪过不避开大臣,奖赏善行不漏掉平民。如此才能够矫正上面的过失,追究下面的奸邪。”
看了看众人,杨靖缓了口气说道:“往往法度松弛就是始于权贵,他们触犯了律法可以被宽恕,伤财害命可以被视若无睹,少此以往必然上行下效,庶民也会视法度为无物。”
“就说衍圣公,纵容家人员劫掠民财、抢夺土地,欺男霸女,这才是导致曲阜庶民怨声载道!”
杨靖下结论说道:“所以律法要想推行,要想还庶民以太平,就必须做到内外公正,没有人可以贪赃枉法,没有人可以徇情枉法!”
杨靖说完,大厅之中一片沉默。
一来则牵涉到众人的利益,毕竟将来这条律法也会约束自己这些人。
另外一面就是需要斟酌,那些世家大族和权贵朝臣的反应。
周志清开口说道:“律法本就是公平公正,这一点谁都无法否认,在者说来,内外公平本就是执法的态度和标准的问题,不算什么大事。”
在这里所坐的众人,大理寺卿周志清主管律法的制订和对桉件的考核,
由他说出这样的话,是再合适不过了。
傅友文说道:“不错,既然是权贵势要之家,都还是很注重名声的,做出害人性命、为祸一方这等大奸大恶的事情,毕竟是少少数,
大部分的人家,还是不错的,如果真的有人胆敢肆意妄为,致朝廷律法于不顾,处置了便是!”
的确正如他所说的,在这个时代里面的权贵和朝臣,大多数都是很爱惜名声的。
即便是他们占有大批财帛和土地,那也是在律法的允许之内,毕竟里面的土地是可以买卖,甚至包括人口都可以买卖。
就像后世一些大商人,总不能因为他们有钱就统统杀了吧。
律法所处置的,是违法乱纪的人。
这些权贵显赫之家,为了维护自己的名声,往往还会做出一些好事。
真要是为祸一方搞得民不聊生,不但自己的名声臭了,利益也会受到丧失。
毕竟你的田地需要有人耕种,还要有此外人口依附在你的名下,名声都臭了,谁还愿意找你?
当然了,肯定也有一些奸恶之徒,那么杀了也就杀了,在整个社会情况里面,也不会引起太大的波折。
众人也纷纭表态,很是赞同。
最后就由朱允熥拍板定桉,将这条律科确定下来。
又吩咐说道:“如今的大明律法,里面有一些刑法有些过重,你们在完善的时候商量一下,报上一个名录来。”“
“是,微臣遵命!”
朱允熥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原本的历史上,朱允炆也建议修改过律法。
据史书记载,太孙生性宽仁,深感二十二年《大明律》用刑苛重,乃请于朱元章曰:“明刑所以弼教,凡与五伦相涉者宜屈法以伸情。”
朱元章深然其说,命他捡出二十二年《大明律》中刑重条文凡七十条款改定之。
所以朱允熥修想要改一些条款,而且还会报给朱元章,请他来定夺,因此这并不算什么大事。
朱允熥命令将登闻鼓的事知会下来,告知万民,以便在大明各地推行开来。
但凡官府有什么新的政策,官府必定要让官吏奔走相告,不但贴出告示告诉大众,还在人多的地方讲解。
毕竟在这个时代里面,有好多人都不认识字,而且有了官吏的讲解,也能够让庶民更好的知道官府的意图。
所以不过几日的功夫,在京城地区大多庶民都知道了官府告示的内容。
朱允熥相疑,登闻鼓和宽松一点的刑法,必然受到庶民拥护。
毕竟谁都没有把握自己不会触犯律法,要知道大明的律法是非常详细的,谁能保证自己不失脚?
一旦稍微触犯律法,动辄鞭打杖责,你如果不拿出金银孝敬那些小吏,就会让他怀恨在心,轻则重重责打,留下残疾,致人身逝世的事情不是没见过。
受过责打之后,少说也要有一段时间不能够劳作,这对于庶民来说将会是很大的难处。
现在若是犯一些小错,只需要交纳一些粮食,没有财帛粮食,或者舍不得的,也可以服几天的劳役,挖一段水渠,修一段路,
或者开垦几亩荒地就可以了,这就灵活多了,庶民的经济负担也轻了许多。
而且又严峻处置那些穷凶极恶的罪犯,如此一来,就能够把保护善良庶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这也让庶民对官府心生好感。
这样宽松的刑罚庶民什么不鼓掌叫好呢!
更让庶民惊艳的是官府门前的登闻鼓,只要敲响了登闻鼓,你的桉件立刻就会有官府启接处置,让庶民有冤可伸。
庶民看着告示,不可思议的问道:“这是真的吗?无论谁有冤屈都可以到官府击鼓鸣冤吗?”
“这不是真的吧,鼓声一响谁都能听见了,官府不处理也得处理,谁会自己找不自在……”
也有的滴滴咕咕的说道:“这不会需要交纳财帛吧,官府这么快的审理,不从中捞点谁疑呢……”
“就是就是,真要是那些有钱有势的,官府还能不庇护?”
说这的有,说那的也有,反正都是一脸质疑,不敢相疑。
宣传的小吏赶紧表明说道:“各位乡亲们!官府设置登闻鼓,就是为了让庶民有冤可伸,只要你有冤屈就可以前来击鼓鸣冤,
当然了,一般桉件也不用击鼓,只要将桉件呈送给官府就可以了。”
怕庶民误会,又赶紧说道:“若是庶民之中有什么紧急桉件,或者是重大桉件,都可以前来,官府不收取任何的财帛,也不庇护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