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六二章 过去十五(1 / 1)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
繁华都市里有着一栋别具一格的酒店,在这家酒店二十五楼的窗户内,张天流侧身斜躺在床椅上,捧书细读,从边上烟头满缸,三壶空壶来看,他显然看了许久。
“这其中的逻辑如果没人指点,单靠自己的悟性学起来真是费神。”张天流揉揉眼,将书签放在书页上,合上书,摸了根烟点燃,起身活动活动筋骨,来到窗前欣赏夜幕下的都市繁华。
十分钟后,来到办公桌前,打开笔记本起头搜索盘旋在他脑袋里的逻辑问题。
虽然上网有许多人答复,但都很浅显,多半是师长教师用自己的理解来解答,但更多的答复是照搬书上内容的。
人家想了解这个内容的逻辑,你告诉人家,逻辑就在这个内容里。
高,实在是高!
张天流继承搜索,足足一个小时后他终于放弃了。
上网的确有人指点,但他总觉得不对味。
在他挂了一个帖子后,可笑的发现,还有人给他从最简单的逻辑科普,便是他所学的,就是给人赚钱。
似乎大多数人都是如此。
其实不然。
许多人根本没有搞懂,给人赚钱和自己赚钱的逻辑关系。
给自己赚钱未必是当老板,打工也是一种方式,目的是养活自己,却又未必是给老板赚钱。
在这样的认知中,人往往会得过且过,而一旦习惯了这种节奏,除非金饭碗,不然这人完了。
为老板赚钱的同时提高自己,属于自我投资,这其中,如何运用老板的钱提升与展示自己的能力才是重中之重,搞砸没关系,敢干,并接受自己的失败和预防失败,这就是成功的因素。
但对张天流没用啊。
别人搞砸,大不了被炒鱿鱼。
他搞砸,没机会了。
看了少焉,张天流放弃了。
真是说啥的都有。
什么工商管理这一块明面上很简单,挖掘客户价值,制定战略,组织下属执行方案,深一步,了解客户刚需,前瞻性战略,下属执行能力。
究其一点,还是对人。
这方面,张天流有师父的古法剖析,用不着你教。
当然,还有照本宣科的答复。
张天流都无语了。
不可否认,书中的知识是丰富且实用性极高的,但它是逝世的,能否活起来用它的人。
张天流已经具备了这样的能力,至于实践,通过邻县的操盘还不足以体现,那是没有规则可言的,而他之后要做的是要在规则内的,虽然他有自疑,问题是现在这个身份的他,不能用老办法,必须转移到海龟视角,看破蓝海的凶险,红海的价值。
当然,他不可能一到应天就能主持大局,而是从某个基层部门干起,具体职位不会超过一个小主管,但他的提升空间是宏大的,与老员工同样拿了及格分,升迁的绝对是他而非某老员工。
原因一、高级学历,二、海归,不给个适应期都不好意思。
在不了解国内市场时,与老员工拿同样分数,他不上,谁上?
上了之后呢?
没有与之匹配的学识和能力,就是高开低走,这样的人,公司不裁你,你好意思待?
张天流很快放弃斟酌这方面问题,
该斟酌的是眼下该面对的。
面试!
学这么多,就是为了应付这一关。
虽然应天只会给他一个小部门职务,但面试时,不能因为就职一个小部门,而只提这个部门的专业性,他需要更全面的工商管理逻辑,这是防止对方让行内子面试他,这样的人面试,岂会盯着一个小部门的专业知识,那是广泛的,是学校和工作中都能接触到的,恰恰张天流没接触过,难道用照本宣科的方式?
这不是恶作剧嘛。
也不能把里面的逻辑,浅显易懂的告诉对方,那太中式,不相符身份。
而是深入到对方都摸不着头脑,感叹:“卧槽,老子都还没学到这一步,遇到大神了,怎么办?”
这无疑是困难的!
“看来,只有来积聚了!”念及此,张天流起头操作,足足两个小时后,将近十二点才关上电脑,洗了个澡后,吹干头发就睡觉。
第二天,他上午来学了英语,中午购物,下午换了一身普通着装,是一套很板滞的西装,还不相符他身材,显得很宽松,再配上书呆子的一副眼镜,梳个老实的三七分,来面试了。
当然不是来应天,虽然这个邻市有应天的分公司,却非张天流目标。
这次的面试对象,是一家小私企,需要营销管理方面人才。他以应届卒业生的身份来进修。
虽然用的都是假身份,但人家看的只是一份简历,什么身份证,卒业证,那是入职的时候才需要的,张天流又不入职,他的目的只是面试,这叫投石问路,再摸着石头过河。
“你为什么选择我们公司?”
“你觉得我们公司怎么样?”
“你好,我们这里不招男秘书。”
“抱歉,你的问题我无法答复,或许需要我们经理来答复,你可以稍等一下吗?”
“你的情况我们了解了,请返来等通知。”
从两点到六点,张天流跑了五家公司,无一例外,等消息。
他没有顶点沮丧,反而很满足。
今天学到许多!
就是不招男秘的公司,他也跟人唠了半小时嗑,还把人的营销主管忽悠来了。
可惜,有一些过于专业的问题,他也不懂,现在记忆有些模糊。
听多了,需要记的点自然多了,他如果能完全消化,还是人吗。
“笨啊,我应该弄支录音笔。”念及此,张天流起头向路人打听出售电子的商场。
第三天照旧。
早晨回到酒店,张天流将录音传到电脑上,一边听,一边感慨:“真是大学问,不过为什么有中千篇一律的感觉?”
他觉得每一个公司的应聘形式几乎都一样,就是问题雷同的也在多数,只有在跳过人事,面对专业性强的某部门经理或主管时,才有一些算得上能用的知识点。
然而许多时候,你见不到他们。
张天流见得到是他能侃,敢说,他遇到许多与他一同求职的人,折半都是唯唯诺诺的,有甚者,看到公司所在的高楼大厦时,仰头,咽了口包含畏惧、向往与憧憬的唾沫。
可这样的小年轻,往往在人事这一关就“咔”掉了。
张天流也能感觉到他们的内心,他们对一份工作的苛求太重了,没有放开,却也难放开。
在不熟悉的情况里,被陌生人所瞩目,审视,是一场心灵的考验。
可他不知道为什么,这种理所当然的事,怕个球啊?
没捡过破烂还是怎么地?
后来他才清楚,造就这批人的,是社会情况与家庭因素。
在快速发展中,他们是被大水撕裂的一代。
往后看,是田野,往前看,是高楼。
他们站在中间,进也不是,退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