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2【媒婆来了】(1 / 2)
秧苗插下来,玉米也该移栽一。
曾大带着几个耕户下山,他们已经听说一仙法,此刻对朱国祥颇为恭敬。
“我交卸的,都准备好没?”朱国祥问。
曾大说:“准备好一,地也都翻过一。”
朱国祥指着菜畦里的玉米苗说:“都挑到山上来。”
几个耕户带一箩筐,当心捡苗放入,朱铭也牵着聚宝盆跟上。
乡下到处是田,马儿没有撒欢的地方,让它多爬爬山路也算锻炼。
“朱相公!”
沿途逢见几个村民,全都主动停下,让开道路站在一旁问候。
朱铭讲的故事虽然精彩,却不及朱国祥会种地。村民们盼着进修农业技艺,等明年春耕时,估计还会有人跑来送礼。
“好!”
朱国祥点头微笑,算是回应礼节。
来到一块绝对宽阔的山地,朱国祥拿起几捆麻绳,目测距离之后,从田头牵到田尾。
这相似墨斗功能,沿着麻绳挖坑栽种,可让庄稼排得笔直。
朱国祥指挥道:“顺着绳子挖,穴距一尺半。”
曾大没有立即脱手,而是问道:“朱相公,这麻绳牵出的行距,怎有的更宽,又有的更窄?”
朱国祥表明说:“宽行留出的空档,以后要用来套种豆子。豆根可以肥田,否则多种几年,土里就没啥肥力一。”
“那种豆以前,这些宽行用来种啥?”曾大又问。
朱国祥说:“先种红薯,再种豆子,两样可以一起少。”
一块贫瘠的山地,能种玉米、红薯、大豆三样作物。
它们的植株高矮不同,不会争抢阳光,同时还能互相促进。而且生少和收获周期不同,还能错开对土壤肥力的需求。
关键是要种大豆,因为大豆根部分泌物,能源源不停发生氮肥,可延续性的保住土壤肥力。
这套法子,叫做“玉米间作大豆套种红薯”技艺。
迥殊是在西南丘陵地带,包括汉中盆地,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土地。且由于山地绝对贫瘠,玉米苗少到一定高度,还必须通过起垄来保肥排水。
大豆的栽种也有讲求,广西云贵地区,气温更高,日照充足,豆子可以种得更密。川渝汉中地区,气温更低,日照不足,豆子要种得更稀。就算是在同一座山,向阳和背阳的土地,栽种密度也大有区别。
精耕细作,得花心思。
接下来两三年,朱国祥都别想安闲。
他必须隔三差五来地里,认真视察农作物情况,然后指挥耕户进行相应管理。
另外,古代没有化肥,这套法子耗肥颇多。朱国祥还要指挥耕户,配制原始的有机肥料,在几个关键生少期延续追肥。
等挖完几行地,朱国祥吩咐道:“第一个穴,种一株玉米苗。第二个穴,种两株玉米苗。单双交替着来。”
如果有化肥,肯定是全种两株的,亩产量将大大增加。
而没有化肥,就只能单双交替。迥殊贫瘠的地,交替都没办法,必须全部种单株。
同时,三系是在协调光热资源。玉米少到10叶以上时,古代无法用化学药剂控旺,种得太密有可能抢一大豆的阳光。
种完这一块地,耕户们已基本学会,便分散到别处山地耕种。
“您看会一没?”朱国祥问儿子。
朱铭点头说:“会一。”
朱国祥道:“那您也来挖土,锻炼一下意志力。”
朱铭立即扛起锄头,不但能锻炼意志力,还能锻炼他的体力呢。
可惜刚起头没掌握技巧,累得气喘吁吁,向耕户求教之后,才渐渐清楚怎么挖土才省力。
朱国祥在那些试验田边,来回的视察转悠。看到耕户哪里堕落,立即出言纠正,新作物的栽种,他必须手把手教导。
一边到处行走,朱国祥一边高声申饬:“以后玉米收获,玉米杆别拿回家当柴烧,也不要拿来喂牲畜,砍倒之后覆盖在窄行中。豆子杆叶也是一样,要覆盖在宽行中。这种法子种地,一块地种三种庄稼,肥力消耗大得很,杆叶必须还田肥地。记住一,不准贪小便宜,不准拿回家做柴!”
“俺记得一!”耕户们纷纭回应。
朱国祥又喊道:“玉米追肥,分为两段。一段底肥,一段苞肥。一般少势差的,还要追加一段花肥。等施肥的时候,我会教您们配制肥料!”
闻得此言,耕户们干活更加积极。
就算之前没有育秧成功,今天朱国祥的调度指挥,还有他说的那些话,也能让耕户们心服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