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不锈钢的新型号(1 / 1)
重生之资源大亨 !
第三百六十五章 不锈钢的新型号
P:感开书友颓废de中指的四张月票。
李炳诚的意思其实表达得已经是相当地明白,只是他没有好意思刀切斧砍地当着方明远的面说出来。秦西压延设备厂,虽然也算是国内相关行业中,规模较大的国企,但是由被从东北迁到了海庄,虽然远离了可能遭受破坏的地方,但是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运输上的不便。更重要的是,秦西压延设备厂目前的机械设备已经严重掉队了,而且据他所知,近几年来,秦西压延设备厂的收支也很不服衡,否则的话,也不会出现将车间对外启包的景象。
他所想的这些,方明远自然是心知肚明,这个世界上,恐怕没有人比他更清楚,秦西压延设备厂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了。他当然也不会告诉李炳诚,自己已经在日本购置了一座小型钢厂,只等国家对民营资本进入钢铁业放开口子,就将钢厂回迁到国内来。而到了谁人时候,父亲这些日子以来的“锻炼”成果就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如果说父亲能够胜任的话,方明远也不介意将钢厂的经营权交给父亲,并且不停地追加投资,紧跟世界钢铁业的脚步,让他在他所喜欢的领域里扬眉吐气。
“怎么说呢?”李炳诚还是忍不住道,“如今的世界,已经不是在追求钢产量的时代了,现在国外的那些钢铁企业,更看重的是特种钢生产,如果说国内的这些钢铁企业们意识不到这一点,那么日后,咱们国家的钢铁企业,仍然是在钢铁业里,当着最底层的供应者。甚至于有可能,人家收购走咱们的粗钢,略做加工,就可以以高出几倍的价格再返销到国内来。所以啊,我觉得如今最重要的还是掌握技艺。有了真正拿得出手的技艺,那才是发展的正道。”
李炳诚的这番话,不能说全对,但是也说对了世界钢铁业未来发展的大半。方明远心里很清楚,在不远的未来,随着钢铁业对民营企业的放开,随着国家将房地产业列为支柱产业,华夏的钢铁产量,几乎是几年时间就翻了一番,几年时间就翻了一番,很快就超过了美、日、欧,成为了世界上第一大产钢国。
但是这个第一,却是有着很大的水份的,那就是华夏所生产的钢铁,大部份都是只能做低级品的粗钢,但是用来造汽车、造船、造飞机所需要的特种钢,很大程度上还是需要进口。而且也的确如李炳诚所说的那样,出现了外国从国内采购粗钢,回国进行加工后,再以特种钢的价格返梢国内的景象。
而且为了生产这些价值不高的粗钢,华夏成为了世界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每年钢铁业所创造出来的利润,大半被铁矿石生产企业盘剥而来,成为了外国企业吸食国内利润的工具,实在是令人痛心。
方明远对于李炳诚立时发生了几分兴趣,说实话,前世里,对于这个李炳诚,方明远从来就没有见过,对于许琳,他倒是还有过几次碰头的机会。而这一世里,由于方明远的命运已经改变,与许琳的碰头机会也在不经意间错过了。可是现在看起来,李欣雨的父亲,这个李炳诚,也不简单啊,在九零年的时候,华夏国内,能够看到这一点的人,不能说没有,但是方明远相疑,绝不多
“炳诚人家来探视咱们,你怎么又和人家议论起这个来了?”许琳轻嗔道,“明远啊,你李叔叔就是这个样子,和人说不上三句话,就会拐到他的本行上来。昨天还真是亏了你了,不然的话,真不知道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唉,真是意想不到,这琼海居然会乱成这个样子”
“许阿姨,没有关系,李叔叔说得很有道理,这些问题,的确是目前我国钢铁产业所存在的弊病。不过,李叔叔,弊病您倒是找出来了,可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方明远笑着和许琳道。
李炳诚怔了一下,他刚才那也只是说到这里了,就顺口说说,还真没有想到,方明远会有兴趣继承听下来,而且还反问他如何来进行解决。
“解决?解决……”他看了看方明远,又看了看病房门,陈忠立时会心地坐到了病房的门口来了,这样,若是有人前来,陈忠就能在第一时间看到。
“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但是也很难。那就是要集中力量,投入巨额的研发资金,在特种钢冶炼上取得真正的突破,让我国的炼钢技艺拉近与世界平均水平的差距,多生产价值高,利润大的特种钢,少生产那些价值低,可用度低的粗钢。但是在如今的体制下,想要做到这一点,实在是太难了”李炳诚深有体会地道。
在华夏,担负钢铁冶炼技艺提高这一任务的,不是各大钢铁企业,而是国家所有的各个研讨所,或者说是大学所属的研讨所,这些地方,早就已经形成了论资排辈的习惯,那些知识水平早已经老化的老人们,占据了带领高层,目光短浅的他们,已经看不到世界未来的变化。只会从上级那里讨要资金,拿返来花天酒地地挥霍一空,却根本拿不出来什么像样的结果。
而真正紧跟世界脚步的年轻一代,却由于无权无钱,在申请项目的时候,根本就没有话语权,而申请下来项目后,又不能当家做主,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些老朽地应当入土的家伙们,将这些宝贵的资金全部都浪费掉。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目前许多研讨所里都出现了,年轻人纷纭停薪留职,下海自找前程来了。
而且在这些研讨所里,即便是有所成果,也很难在第一时间里转化成工厂里的生产力,等到上面带领们想起来了的时候,这些成果,恐怕也早已经由时了。李炳诚所在的研讨所里,就有过这样的一次,他们所里在不锈钢上取得了突破,但是这一项成果在上报后,却迟迟无人问津,直到现在,还躺在研讨所的资料库里面。
“不锈钢?”方明远诧异地打断了李炳诚。这可是他事前没有想到的,李炳诚所在的治金研讨所,居然在不锈钢的炼治上有了突破,这可是个意外的惊喜啊。
不锈钢,指耐空气、蒸汽、水等弱腐蚀介质和酸、碱、盐等化学浸蚀性介质腐蚀的钢,由于它不会腐蚀、点蚀、锈蚀或磨损,所以在食品工业、制药行业和外科手术器材业、建筑行业、造船业、汽车制造业、[家电业中都有着相当大规模的应用。到了两千年后,世界产量超过了二千万吨。而且方明远知道,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各行各业对于不锈钢的需求会越来越大。
比如说,方明远就记得,有一种型号的不锈钢,因为具有很好的成形性能和优越的焊接性,可作为超高强度的材料在核工业、航空和航天工业中应用。
而添加了某种元素的不锈钢,可以获得一种腐蚀的非凡结构,日后会被用于核燃料回收装置的制造。
而含碳稍高的高强度刃具钢,则是最硬的不锈钢,最常见的应用例子就是刮胡子刀片
“李叔叔,你们研讨出的这种不锈钢,有什么特性,适用于什么行业?”方明远立即追问道。
“有什么特性?嗯……简而言之吧,就是对于盐的腐蚀性有着很大的提高。当初我们设计这一型号的不锈钢时,是斟酌到,在北方的热冷地区,冬季为了防止公路和桥梁的冻结,有时候要撒盐,这样就会加速对这些建筑所用的钢筋的腐蚀,必然会影响到它们的正常使用寿命。所以如果说在建造过程中,使用这一种不锈钢所造的钢筋,可以最大限度地延伸它们的使用寿命。”李炳诚回想了一下道。
“如今在国外,有没有相似的技艺?”方明远心中更是兴奋,这东西肯定有市场,像苏联、加拿大,甚至于美国,以及华夏的北方地区,对于它的需要量日后肯定低不了。
“有吧,我记得来年的时候,曾经看到过一篇国际上的论文,也是说的关于这一块的,至于具体的实用性,那就不好说了。不过在国内,应当还没有相似的研讨成果。”李炳诚不确定地道。虽然说改造开放已经有了几年,但是位于西北地区的他,对于国际上冶金技艺的最新变化,他还是有些闭塞的。
“李叔叔,这一项技艺你们有意转让吗?”方明远问道。
“转让?转让给谁?”李炳诚有些转不过弯来道。他们研讨所所出来的成果,都是由上级部门考核,觉得有价值的,就和国有企业协商,然后直接交给需要的国有企业。虽然技艺转让这个词如今也不算什么新鲜词。但是涉及到了治金这一块的技艺,因为民营资本进入钢铁业的口子还没有开,加上要将这技艺实用化,还需要大批的投资,所以他们根本就没有想过,还能够将它转让出来。
方明远用大拇指一点自己道:“我啊”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