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销售狂潮,余波滔滔(1 / 1)
重生之小说大师 !
“六家全国一级印刷工厂灯火通明,六十二台大型高速印刷机械轰然作响,二十三台胶订机械流水作业时刻不停,一千五百名印厂工人披星戴月,五名笔墨编辑、三名校对编辑、三名美术编辑,彻夜不休,轮班赶制……”
这种曾经被柳敬亭引为笑谈的夸大广告语,此刻却真真实实地发生在他身上,除此之外,货运公司、代理商、以及遍布全国的大小书店都在动作,一本顶尖的畅销书,除了能带动整个出版流水链的颤动,还牵扯着铁路公路运输线路,关乎多家书店的生逝世存亡。
《哈利波特》第七部初版时,直接动用了军队押送,另据传,日本一个书店女老板为得到《哈利波特》的贩卖权,亲赴英国,面见JK罗琳,最后靠着这本书赚得盆满钵益。
古庸生此时的人气,自然还无法达到动用军队的地步,一则七剑未成,一则龙虎斗京华、越女剑尚短,而那本羽翼渐丰的童话又与“古庸生”这三个字渐行渐远,所以,客观来看,古庸生目前的影响力与薛慕亮仍有距离,否则上面的那些机械和编辑数字至多要翻一倍。
陆艺筹做出对外宣称首印一百万,实际印五十万(出版商似乎都有加倍报首印数的习惯)的决策也鲜明地证实了这一点。
不过,让所有人包括竞争敌手们都略感意外的是,《白发魔女传》首周的贩卖,并没有出现预测中井喷的景象,虽然单周二十万册的销量已经非常恐怖,但是和发书前营造出来的火爆氛围有些脱节。
于是,不和谐的声音当令响起,媒体们也以“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过度营销已经欺骗不了大众”等论调进行暗讽,竞争敌手们更是幸灾乐祸地询问陆艺筹“说好的第二批呢?”全然不顾人家的新书销量已经超出自家十倍。
千红方面对此保持足够的冷静,陆艺筹在微型博客上做了简单的阐明,一是明白点出近期上市同类新书,《白发魔女传》的销量,等于其他书销量总和,搞不懂大家欢腾的点在哪里;二是指出无论何种形式的文艺作品,出现之后,必须要接受市场的检验,仰仗口碑拉动后续的贩卖,《白发》上市刚刚一周,就有那么多同行或者外行的朋友着急下定论,动机岂非可疑?三是提醒大家要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小说上。
陆艺筹的反击言论不仅没有对质疑和嘲笑声进行有用压制,反而激发出大家更浓厚的创作愿望,有人不解地透露表现,凭什么要把自己有限的注意力放在你们出的小说上呢?
陆艺筹做第一次回应已经觉得有违本心,自然不可能再出面做第二次表明,他做出版这么多年,不是没遇见过这种雷声大雨点小的情况,即便他知道《白发魔女传》的价值和意义,但骨子里清高的他偶尔也会怀疑,是不是他的眼光已经超出常人、领先时代太多,乃至于判断出现偏差?又或者是自己对这本新书寄望太高?
“这种结果已经很妖孽了,”总编魏无知似乎看出老伙伴的心思,温言安慰,“而且,从内容角度来说,这本书仍有没有穷后劲。”
陆艺筹对魏无知的眼光还是比较疑任的,听到对方这么说,自嘲一笑,道:“说实在的,自从谁人薛慕亮突然冒头之后,我的心态发生了变化,我出第一本畅销书时,他还在读小学,一路走来我没有觉得自己退步啊,怎么就一下被他超过了?”
“所以你聊发了少年狂,要与他斗一斗?”
“起初还真没把他放眼里,即使他有黄河文艺做后盾,可是你看,短短六七年的时间,他已经能骑到我头上,”陆艺筹轻轻一笑,“不能忍啊。”
“于是,你就火急地希望能推出一个和他抗衡的作者?”
陆艺筹摇头,复又点头,道:“能跟他抗衡的作者,我们一直都有,但从个人人气来说,韩朔和伊水安一个也不比他差。”
魏无知笑道:“着名度不用说,就说书的销量结果。”
陆艺筹清楚话里的意思,摊手道:“这两位的性情你又不是不知道,倘若有一个合营的,我们也拉着全国签售一趟,什么纪录我们破不掉?”
“新的这个也是一样的脾气,而且犹有过之。”
陆艺筹苦笑点头,说道:“如果古庸生能和薛慕亮一样,我带着他到各类镜头前转一圈,哪有那些小丑说嘴的余地?”
“还是时刻不忘薛慕亮当初发书的情况?”
陆艺筹哈哈一笑,道:“年纪越大,倒越是急功近利了,惭愧,看来我还要向古庸生少侠多学学。”
“他是一根奇葩,”魏总编摆摆手道:“我从没见过这样的年轻人,胸中若无沟壑,岂能如此自若?我劝陆兄还是莫要带他入俗世了。”
“我倒是想,得带得动啊。”和老友谈胡乱谈一会,心情大好,平日的从容再次附体,“第一批购书的多半是铁粉,等口碑出来之后,后面必然还有热潮,无妨拭目以待。”
“且让他们多跳几日梁。”
……
这次,魏总编的判断又出现了稍许的偏差,他说再让他们多跳几日,实际上,他说完这句话的第二天,网络上的跳梁表演就完全被另一种议论狂潮淹没。
第一批看完《白发魔女传》的读者,压抑不住内心的澎湃激动,自发在豆芽、江湖人、海角、微型博客上写起读后感,其中豆芽读书十个小时刷新出近五百篇少书评、三千多条短书评,而海角论坛也是热评如潮,其文坛版块差不多是十分钟刷新一页,乃至于监控文坛版块流量的技艺人员还觉得出了什么故障。
大型论坛海角自然抵抗得住这种活跃度,江湖论坛就绝对悲催多了,服务器直接被拖垮。
当然,仍有一小撮声音觉得这是千红的公关在动作,不过当他们看到那一篇篇一条条卓有见地的书评之后,自主地闭上了嘴巴,没有任何一家公司可以动用如此强大的水军。
质疑声和嘲讽声越来越没有市场,更多的人起头认真地研讨起这个故事,同学推荐同学,朋友推荐朋友,同事推荐同事……
聪明的商人都知道,一旦这种广告效应形成,接下来就可以敞开钱袋。
短短两天的时间,首印剩下的三十万册书贩卖一罄,全国数万家书店齐齐缺货,和初售一样,千红及其竞争敌手又一次傻眼,说好的井喷,就这么突然降临。
“第二批一百万册吧,”陆艺筹尽量保持着淡然,“不要搞错,是真的一百万册!”
之后,陆艺筹极为欠揍地发了一条博客,说:“抱歉,第二批来得稍微慢一点,大家耐心等着。”
没有人再来管这些行业内的明争暗斗,此时大家的心思都在谁人一夜白发的少女身上。
薛慕亮在看,北鹤堂在看,断刀在看,琴瑟在看……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无谓的嘴上争斗显得极其可笑。
薛慕亮看完,轻轻叹了一声,把书放到一边,没有说任何一个字,他的时间向来宝贵,但是他仍花了三个早晨的时间看完这本书,起头自然是所谓的“工作扫瞄”,看完之后,只能心情复杂地叹一口气。
北鹤堂看完,摇头苦笑,语焉不详地在微型博客上说了一句:“夜郎独大,河神自喜,兴笑焉,兴叹焉!”
这句话里用了两个典故,一是夜郎自大,一是望洋兴叹,其意不言而喻。
断刀和琴瑟看完,写手所见略同的说了四个字:“心服口服。”
……
《白发魔女传》未必是梁师最杰出的作品,但绝对是着名度最高、豪情最强烈的一部作品,而且小说塑造出的练霓裳这个人物,已然可以与杨过、西门吹雪、苏梦枕以及婠婠这种经典艺术形象并驾齐驱。
因为至情至性、因为敢爱敢恨、因为个性太强,他们犯过错,他们有争议,但正是这些才使得他们在读者面前鲜活活跃,绘声绘色。
判断一部作品是否经典的一个最简单法子,不就是看作品中是否塑造出令人难忘的形象吗?林黛玉之于《红楼梦》、加西莫多之于《巴黎圣母院》、韦小宝之于《鹿鼎记》、李寻欢之于《风云第一刀》等等等等。
在面对“白发魔女”这个艺术形象时,彼世此世的读者们表现出了统一的认知,论坛上的论调总有这样那样的相似与共鸣:
“练霓裳之独立,不限于爱情,更是人格的彻底独立,爱便勇敢爱,散则决绝散,非至情至性者,不能一夜青丝换白发;卓一航之软弱,亦不止于爱情,还有观念的局限,心中已视练霓裳为盗,后事各类,多是因此而来。”理智读者这么说。
“黄龙洞中,诗意邂逅,明月峡内,并肩夜话,武当山上,断肠纠纷,大沙漠里,黯然离别;本该是一对神仙眷侣,怎奈误打误伤,落得悲伤无奈收场。”文艺者这么说。
“人物形象稍显脸谱化,武打场面的掌控也略有些散乱,平缓起伏处,稍显不宜,另外,小说太重侠义,以至刻板,读起来少点利落劲,情感描写还可以更深一点。”妖孽读者这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