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8章 俩岸的变化(1 / 1)
虽然说越是往龙山走,楚氏丧失的粮田越少。但是总体上分支天水河俩岸还是丧失了太多的粮田了,即使许多粮田在上次秽风降临之后加装了防护阵法。但是在大水狂冲的洪峰碾压下,最后剩下的阵法还能有几个。土地都直接刮走好几尺。
有些地方直接冲得乌七八糟的,什么都毁了。
俩岸的居民丧失田地,丧失财产,还丧失人。有的一家几口都冲了个干洁净净。
不少被招募过来的移民被冲怕了,逝世活要走,什么都不要,或者要求赔偿,然后重新回到原籍定居的非常多。
走就走呗。
跟海上那些什么都不要,或者要求赔偿,然后返回陆上原籍定居的人一样办理。总之都是给予赔偿的。直接发灵币。田地没必要补充,毕竟当初都是因为被招募过来开荒才给发的灵田。当初也是说好了,开荒出来才算自己的。
种子和农具也是楚氏发的。
顶多赔偿你一个一年多的工钱,还有一些自家的日用品损耗钱。个人物品丧失培养也好,但是庶民们一家能有多少。失踪和逝世亡人口补偿这个多一点。
总之,一个家庭,丧失大的赔偿五六千灵币,丧失小的五六百灵币。看着许多,但是用着就不算多了。返回原籍重新落户也需要花费大批的钱。
首先房子就是个事儿,原籍还有房子和亲戚的好点,啥都没有的,就只能来租借了。
不过只要人勤劳一点,租借个房子也不算事儿。毕竟那么多灵币也不可能一会儿就花光。再说人家出家也没补充你们金银,人家直接上灵币。或许对于富贵人家来说,这些灵币补偿太少,但是对于庶民来说,绝对是一大笔钱了。
所以选择返回原籍的,大部分都接受了楚氏的赔偿。也有一些不乐意,觉得自己亏损的,但是楚氏也不是吃素的,就这赔偿了,当初你们被招募来的时候,协议上可以签了若是遇上天灾兵祸造成丧失的,楚氏负责出一定的赔偿。
反正就这些了,爱要不要。
送走了这些强烈要求返回原籍生活的。剩余的选择不走的庶民,获得了双倍的生活补偿和土地补偿。原来开荒白给五十亩的,现在就变成了一百亩,原来一百亩的现在就变成了俩百亩。
分家算新落户,一百亩一户。
“叫亲戚来也是可以,来一口人,多给一亩。”新来的负责管理他们的年轻小村少挨家挨户的跟移民村庄的村民讲解荒原上新政策。
“若是我们家的亲戚是荒原上的人家也是的吗?”有一个新嫁过来的小媳妇问。
“可以的。原来我们招不上来荒原上的散户,人家都不乐意跑我们家来种田。所以才都招募的荒原外的。”小村少笑眯眯的道“现在要是有荒原上的散户愿意落户到我们这里的,也给予新落户的各类福利待遇。”
“真的吗?”小媳妇惊喜的问。
“真的。”
“那我们村庄里可能有不少人乐意过来落户。”小媳妇道“你们能够收下多少人?”
“咱们村庄的地盘你也是知道的。如果咱们村庄安排不下,那就落户到附近几个村庄。反正就在附近,你们分开落户应该也不算远,走走就到附近的村庄了。”小村少继承笑着说道。那笑容可亲切了。
“不能全部落户到一起吗?”小媳妇失落的问。
“附近没那么大的村庄啊?再说我们也就只能在天水河俩岸才有立足之地,太远了,没有水,啥啥都没有的,我们也没法子安生过活啊。”小村少苦着脸说道。
小媳妇一听,立即点头。“也是哈。我们那边的村庄,想吃水就只能靠着修水窖和打深井。那水哎呀,又涩味道又苦的,老难了。”
“所以我们这边的村庄只能守着河岸。不过我听说这次天水河泛滥,蔓延出许多的支流和湖泊。所以我们的村庄大概会越建越多。”
“这大河总是泛滥也是个事儿啊。就不能修个堤坝啥的堵堵吗?”小媳妇一听洪水泛滥就脑袋疼。这此亏的他们的村庄修建地方是在某个小山岗上。所以洪水顶多是围困了他们村庄并没有彻底淹没村庄。
“一起头我嫁过来的时候还在想着,为什么周围那么多的平地,村庄里不修房子,恰恰修在一片小山岗上。原来竟然是未雨绸缪防御洪水的?”小媳妇惊叹的说道。
“这边河道低洼,容易淤水的地方都把村庄修建在高地上了,没有高地地师们也会自建一处高地给我们修房子修村庄用的。”小村少道。“我自家大哥就是一个地师。我自己也是地师学徒。”
“什么?村少你竟然是地师学徒?可是你既然是地师学徒,为什么还过来当村少啊?”新嫁来的小媳妇的夫郎惊讶个不行。
“因为我在地师上没啥天赋。大概这辈子也就是一个学徒了,所以我大哥就让我出来做几年村少,沉淀一下,回头再选择另外学点什么?”小村少笑道。
“还可以这样?”小郎君惊愕的看着他。
“怎么不行呢?虽然我在地师上或许没天赋,但是我很有可能在其他方面有天赋啊。我最近在自学炼制药剂。回头等我考上药剂师学徒,还可以一边工作一边进修。”小村少笑道。
真是牛啊。
“那我们也可以学点什么吗?”小郎君看看对方,也就跟自己差不多大。
“可以啊。咱们这边听说各类矿物不少,你若是进修一下矿物药材加工,或者药物炼制,或许也能走药剂师和炼器师的路子。”反正楚氏自己啥都培养,只求有人来学。
听了他们的对话,村庄里不少年轻男女心思都活了。只是“我们要到哪里来进修呢?”
“我听说家主很快就在荒原上修建城池了。到时候我们想学什么只要来附近的城池进修就可以了。”小村少道。
村民们:“……”